余秋雨为闫希军著《大健康文化导论》序言
今年是天士力创立20周年。5月10日,在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天士力控股集团承办的“2014大健康文化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面对政商研学各界来宾发表了题为“企业在大健康产业中的定位”的演讲。
——大健康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过程、全面、全要素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各方面健康。实现大健康,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进行大健康教育、创新大健康技术、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
——大健康产业是与健康相关的系列产业体系。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转变传统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我国政府明确把健康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新亮点。
天士力的20年,走过的正是从现代中药到化学药、生物药、保健品、生物茶、特殊功能水、现代白酒等大健康产业集群,从半手工制造到第5代超高速深冷磁悬浮高频振动滴丸机、各种高精尖生产质控设备和先进工艺标准支撑的大规模现代化生产,从疾病靶向模式到树立大健康理念体系、创新大健康技术体系、完善大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之路。
20年足迹,印记现代中药企业的崛起历程;20年图景,镌刻大健康产业的指纹图谱。
科技创新
从“一线天”到“全视界”
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天士力。
复方丹参滴丸是天士力的起家品种、当家大药。然而,当闫希军将目光锁定在“复方丹参”开发时却感觉“关山重重”:片剂、颗粒剂、硬胶囊、口服液、注射剂乃至口含片都开发出来了,市场潜力所剩无几。而新剂型滴丸,又是传统中药从未达到的高度:将一服药的药效浓缩在米粒大的几颗滴丸上。
困难挡不住有心人。闫希军决定整合资源、集成创新。既有“因陋就简”,也有“借鸡生蛋”,自制了滴丸机,完成了药理试验,测定了技术标准。动物试验证明,复方丹参滴丸以配比独特、多种水溶性有效成分,以分子状态及微细的晶体分散于基质中,极容易被吸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超过了国内外同类药物的数倍。
这项技术创新带动了整个滴丸剂型的发展,为中药创新开拓出一条崭新道路,也为创业之中的天士力悄然植入了科技创新的基因。
闯关美国FDA是天士力树立现代中药企业典范的标志之举。面对当今世界上最严格的药品审查制度,闫希军毅然“亮出科技之剑”,率研究团队对照FDA标准艰难攻关,改进完善靶点多达一万多处。如今,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圆满完成美国FDA的二期临床试验,顺利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随着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中药生产科研体系的建立和现代中药国际化队伍的形成,天士力已成长为现代中药的领军企业。2013年复方丹参滴丸年销售额一举突破29亿元。
科技创新在延伸。复方中药成分复杂,亟待数据化、明晰化。而传统中药鉴别方法不过是问产地、看品相、尝味道,检测手段粗放落伍,无法与现代科技沟通,难以在国际上获认同。天士力历时7年开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研究,找到了鉴别复方中药的科学系统方法和手段,其多元指纹图谱分析及质量控制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在深化。从整体水平上解读中药奥秘,从中进行新药创制,是现代中药发展的关键。组分中药概念一经张伯礼院士等科学家提出,即引起闫希军的关注。他率先行动,果敢提出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组分中药库,从分子水平上弄清中药材有效组分,建立相应的数字化系统和模型,为现代中药创制打下坚实基础。他很快筹建世界第一个中药组分库,建立起国内首家以中药数字化分析及中药配伍组分研究为特色的研究机构和数字化组分库,并建设了一个以组分中药为主导的组分中药产业化开发技术平台。而今,300多种中药材及其提取物、1万多种组分正源源不断进入组分中药库,100多种体外活性筛选模型以及组分中药涉及和优化软件相继研发成功。组分中药创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科技创新在拓展。伴随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生产装备创新不断升级。第四代滴丸机就是天士力2001年自主创新的一套全自动化滴丸生产设备,十年后,又推出当今世界滴丸剂型最先进的唯一的超高速深冷磁悬浮高频振动滴丸机,其滴速达到了150滴/秒,较目前普遍达到的1滴/秒的滴速提高了150倍。
下一篇:宏济堂:文化之美 中医之美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