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医节 中药结肠透析 诊疗手册
最近,走进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能拿到一本特色诊疗手册,要看什么病,找哪个科,一目了然,极其方便。
该院针对一些患者进医院摸不着门,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病需要到哪个科室去诊断的问题,专门设计了这本手册,方便患者就医。手册上编排了41种常见病,图文并茂,针对性强。
诊疗手册平衡障碍页介绍了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帕金森及骨折术后等患者常存在平衡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中,转移、站起动作及步行功能均有障碍。康复方法页介绍了包括“太极平衡想象疗法”和“太极平衡三式”,该技术通过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科技鉴定。通过诊疗手册介绍,就能按照时间地点找到出诊医师。
日前,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启动中医持色专科护理人员培养计划。
计划在全院180名护理队伍中精选业务技术好、大专学历以上的40名护士,分批到江苏省中医院等省、市级三甲医院中医持色专科进修学习3~6月以上。
60名护理人员共分4批,每批10人左右,前二批为该院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骨伤科和针灸推拿科护理人员,后二批为院内重点专科儿科、妇产科和肺病科护理护人员,第一批10名护理人员己到落实到位。
近日,重庆奉节中医院组织的院内“夔门中医讲医堂”正式开课。
为加强学习型医院建设,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重庆奉节中医院探索建立起院内培训继教学分管理机制,专设“夔门中医讲医堂”,为广大员工搭建教学平台,促进教学相长。每周二、三晚上19::0准时在院内开课,每次2学时,要求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所有医药护技人员全程参与,全年至少要修满50个学分,每次讲座将分别对主讲者及听课人记相应学分。
目前,该院已制定全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将围绕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学科建设、中医药政策解读、临床疾病中医诊治经验分享、中医病历书写规范、中医药养生保健等内容进行讲授。
3月17日,河北省承德医学院中医学院第六届“国医节”开幕式暨国学经典诵读会举行。
学生进行了一场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会活动会,中医学院“医生医世”唱诗班压轴表演了《大医精诚》。
本次国医节是承德医学院第六个国医节,以“传承经典,涵养底蕴,崇德修身,尚善明礼”为主题。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学院将举办国医节开幕式、汉字书写比赛、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中医学院中医大讲堂及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竞赛等一系列活动。
日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相关研究,研制出“中药经结肠途径治疗防治慢性肾脏病技术方案”,经临床验证总有效率达到92%。
该院结合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特点,研制出具有降浊、通腑、理气、止痒功效的中药灌肠方,并已形成了一整套包括诊断、治疗、临床路径管理、护理方案在内的“中药经结肠途径治疗防治慢性肾脏病技术方案”。
该方案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或作用于与肠道邻近的病变组织器官,从而起到通腑泻浊排毒的作用。通过机械清洗的方式将肠道中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肾脏的负荷,并为患者灌输一定浓度的高渗结肠透析液,将体内多余的水分超滤出去,以减轻各种疾病引起的水肿。
3月14日,《中国针灸》第三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杂志主编刘保延主持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赵明、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沈志祥等参加会议。
会议增补21人为编委会委员并为其颁发证书,讨论了《中国针灸》杂志的办刊宗旨、栏目设置、审稿编排程序,对所公开征集的LOGO选用进行审议及投票表决。
《中国针灸》杂志2013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评为核心期刊,2014年再次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并入选“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5%-10%)行列。(齐淑兰)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