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D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症状和饮食注意事项

  相信经过前面的学习,病友们都知道了肾脏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泡沫尿,也就是蛋白尿。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肾脏在把体内本就不多的蛋白向外漏。想象一下,同样的摄入,正常人不漏蛋白能维持日常营养,肾病患者每天都在漏蛋白的话,日积月累,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肾性的营养不良,也就是低蛋白血症。

  肾病患者往往在出现低蛋白血症的同时还会合并水肿、大量蛋白尿和高脂血症,这在临床上被称为肾病综合征。这些症状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大量丢失蛋白会引起水肿,也会引起高脂血症。同时,丢失的大量蛋白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免疫相关的,这就会引起患者的免疫力下降。

  所以对于慢性肾脏疾病而言,及时补充蛋白、搭配营养治疗极为关键。当然,定期检测血蛋白指标也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是最直观的、判断有没有

  低蛋白血症的依据。

  漏蛋白多了是不是就意味着要多吃蛋白补回来呢?这个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持续高蛋白饮食是会加重肾脏病变的。所以慢性肾病患者要记牢:低蛋白饮食是营养治疗的关键。因为低蛋白饮食可以改善我们体内对于蛋白质的代谢,也可以减少尿蛋白的排出。甚至对于改善糖代谢、脂代谢、改善继发性甲旁亢都有好处,也就是说能够预防肾脏疾病的加重。

  至于低蛋白饮食到底要怎么吃?每天吃多少比较合适,欢迎大家关注后期的日常膳食篇,会有详细介绍,这里就小小透露一下,低蛋白饮食不是说不吃就是最好的,而是建议每天适量的优质蛋白(也就是常说的牛奶,鸡蛋,肉类,大豆蛋白等接近人体蛋白质的蛋白)

  如果病情严重,血白蛋白过低并且有严重营养不良,临床医生则会考虑进行静脉白蛋白治疗。不过和不推荐高蛋白饮食一个道理,除非必要,静脉滴注白蛋白也是没有必要的。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营养治疗哦。

  慢性肾病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优先要注意低蛋白饮食。饮食治疗后蛋白可能仍然维持在正常以下的水平,但是不要过度紧张,临床医生会根据您的情况考虑是否需要静脉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