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治疗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又称颜面播散型粟粒性结核。目前认为本病并非皮肤结核,是与玫瑰痤疮相似的一种特殊的皮肤肉芽肿样反应,而不是真正的结核。典型皮疹为暗红色小结节,高出皮面,常对称分布,吸收后遗留小陷凹状萎缩瘢痕。在中医学文献中尚未查到类似本病的记载。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体弱气虚,虚火妄动,耗伤津血,痰湿郁结,结聚肌肤而发。
现代医学过去认为本病为一种经血行播散的皮肤结核,是寻常狼疮的一种变型或结核疹,但无确切的结核证据,组织学虽有结核样改变,但结核菌素试验常常阴性。有自愈倾向,常不伴有其他结核,病损中亦找不到结核杆菌,抗结核治疗无效,故近年来认为本病与结核无关。
主要症状
1.发病人群:好发于成年人。
2.好发部位:对称性发生于颜面,特别是眼睑、颊部及鼻翼两侧,偶发于颈、肩及四肢。
3.皮损特点:粟粒至绿豆大小,略高于皮面之半球型结节,质柔软,淡红或淡褐色,日久呈红褐或紫红色,结节表面光滑呈半透明状,21nx.com质软,用玻片压之可呈苹果酱色。少数结节可破溃,上覆痂皮。
4.症状:无自觉症状。
5.病程及预后:慢性,有自限性。结节经数月或数年逐渐消失,留有萎缩性凹陷性瘢痕。
诊断要点
部位(对称分布于眼周、眉部、口周)+典型皮疹(孤立不融合粟粒大小红色至紫红色丘疹)+症状(无自觉症)+预后(病程缓慢,愈后留有色素性萎缩性瘢痕)。
类证鉴别
1.寻常性痤疮: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皮疹呈圆锥形,与毛囊一致,顶端可有脓头,周围浸润明显,伴有粉刺。
2.酒渣鼻:鼻尖及颊部潮红,充血明显,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毛囊口扩大,晚期有鼻赘。
中医治疗
1.辨证施治
以气血不足、痰结湿阻多见。
主症:皮损为红至暗红色丘疹,愈后可遗留小瘢痕,身倦乏力、纳差、渴不欲饮,有时烦躁易怒;舌质淡或舌边光红,脉沉细或沉弦。
治法:益气养血,软坚化痰。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鸡血藤15克,红花10克,夏枯草15克,土贝母10克,连翘10克,陈皮6克,甘草10克。
方解:生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红花、鸡血藤养血活血;夏枯草、连翘、土贝母清热软坚散结;陈皮理气化痰。如有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盗汗等症,可加龟板、鳖甲、地骨皮、五味子养阴清虚热。
2.中成药
内消连翘丸30~50丸,日2次;夏枯草膏9克,日2次。
八珍丸6克每日2次;人参养荣丸1丸,每日2次。
3.外治法
未溃者可用紫色消肿膏。溃破者可用紫色疽疮膏或五倍子膏。
西医治疗
抗结核药常无效,皮质类固醇制剂可使症状暂时减轻。亦可选用氯喹、氨苯砜及维A酸类药物治疗。本病能自然痊愈。
笔者认为,本病中医辨证治疗应以化瘀散结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酌加清热解毒、清热养阴或益气养血之品。本病病程较长,但一般预后良好,个别有自愈倾向,故应临诊时要增强诊治信心。但皮损愈合后常遗留萎缩性瘢痕,影响颜面美观,需提前向患者交代病情,并嘱其不要用力挤压皮疹,防止感染使病情加重。
上一篇:肌肤秋季美白抗衰保湿法
下一篇:夏季保护肠胃4法宝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