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方药 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发出咳声、咳吐痰液。 其既可以作为多种肺系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有症状而出现,又可视为一个独立疾病。 中医虽有“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之说,但纵观临床,其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将之并称。
方药,用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刘景源教授临证中将前人经验方麻杏芩龙汤作为宣降肺气以复其宣降之职的首选方剂。
此方由生麻黄、炒杏仁、黄芩、广地龙组成,再加紫菀、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以疏理肺气、止咳化痰。 其中 “肺经专药” 生麻黄开宣肺气、止咳平喘;炒杏仁味苦降泄,降逆气以止咳。 二者相配,一宣一降共成利肺止咳之功。 黄芩苦寒,清热泄肺,广地龙清热通络、平喘止咳。 现代研究表明:地龙能显著扩张支气管,抗菌利尿,并能增强免疫力,对于外感咳嗽、肺热咳嗽及久病入络者尤为适宜。 四药相伍,共奏清宣肺热、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之功效。 紫菀、款冬花二者入肺,降逆气以止咳嗽,开闭塞而利咽喉。 桑白皮、葶苈子二者相配,一则泻肺中水饮,一则泄肺火以止咳嗽。 此方以辛苦味药为基础,承《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之义。
刘景源教授指出因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及自然界气候的改变,导致咳嗽见证以风寒郁热者为多,故方剂偏于苦寒。咳嗽的病因病机多种多样,刘景源教授指出治疗咳嗽应须首先明确病因,如果仅仅是对症治疗,见咳止咳,不明病因,则难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有劫伐正气或闭门留寇之虞。 外感咳嗽,欲宣通肺气必先解散表邪。 于麻杏芩龙汤中加入荆芥、防风、羌活、白芷、柴胡等辛味药,取“辛散表邪” 之义,以祛邪外出。 寒盛者,加重麻黄用量以发散风寒;热盛者,酌情加入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轻清之品以成“辛凉清解”之法;外感风燥者,加入桑叶、北沙参、炒山栀、淡豆豉而成桑杏汤之义以疏风润燥;湿邪袭表者,加入藿香、佩兰以给湿邪开通去路。 对于内伤咳嗽而言,由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组成的人体内环境失衡是其发生的关键,欲开通肺气尚须辨其标本虚实,虽仍以麻杏芩龙汤加减化裁,但亦须治虚勿忘实,祛邪当顾虚,方有良效。 若久病入络者,当于麻杏芩龙汤中重用广地龙并于方中加入生黄芪、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以成补阳还五汤之义以扶正通络;气虚不固者,常合生脉散、玉屏风散以补其虚;脾虚而母病及子者合补中益气汤以培土生金;若肺闭水停者,多合春泽汤,一则取“提壶揭盖”之义,一则气与水同治,以使水源通调;痰湿阻滞者常合温胆汤、三仁汤以开通去路、分消痰湿;若肺肠同病,咳嗽伴见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者,加入生白术、厚朴、枳实、大腹皮等,以肺肠同治;季节性发作(过敏) 者,常合过敏煎以御风脱敏,发时急则治标,平日缓缓图之;痰液胶黏难咯者,则加黛蛤散稀释黏痰。
刘景源教授多年临证中,凡见患者以咳嗽为主症,皆以开通肺气为法,灵活运用宣降之法以宣降肺气。 善于合方加减,融宣、降、清、补、泻等数法于一炉,以兼顾主症和兼症,并将基础方剂与辨证论治紧密结合,既有不变之法,又有灵变之处。 刘景源教授之观点师古训而不拘泥,密切结合临床,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
专家介绍
刘景源 教授、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擅治: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自汗、盗汗、头痛、失眠、抑郁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胃病、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眩晕、脑血管病、中风、内分泌失调、甲亢、肝病、胆囊炎、胆石症、肾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糖尿病、关节炎,男性遗精、阳痿、前列腺炎、不育等,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功血、更年期综合征、带下病、乳腺病、不孕,痤疮,小儿厌食等。
上一篇:治小儿久咳自汗方
下一篇:外感咳嗽的病机与治法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