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运六气指导治疗流感
2017年6月,我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国中医药报社承办的“顾植山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培训班”,对五运六气基础知识及其临床应用有了一些认识。同年11月,我去合肥跟诊顾植山老师,从实践中体验五运六气理论在临床应用上的疗效。今年1月,学习了顾植山《从五运六气角度对当前流感疫情的分析》一文,又一次受到启发,现将我近期治疗流感的一则医案分享给同道。
医案:龚某,女,33岁。1月15日,我从朋友圈看到她正在输液的照片,询问得知她患重感冒一周,服抗病毒西药4天、输液1次。主诉:发热恶寒,体温38℃,咽痛,咳嗽,痰多色黄,头痛、头晕,身痛,四肢乏力,舌红苔薄白,舌根部苔腻(因患者在广东,未诊脉)。遂按照顾植山推荐的朱肱《活人书》中的葳蕤汤处方。
处方:玉竹15克,白薇6克,川芎6克,麻黄9克,羌活12克,葛根12克,杏仁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甘草5克,水煎服,三剂。
患者服药一剂,汗出、烧退、痰少、咳轻。继服两剂,诸症消,病已痊愈。
按:根据五运六气分析丁酉年终之气(自小寒至大寒),主位少羽水,客气阴火,“阳气布,侯反温,蛰虫反见,流水不冰”,气温会偏高。《内经》讲这种运气下“其病温”,会出现流感等疫情。2017年入冬以来,气候一直偏于燥热,冬行春令,阳气失藏,是产生疫病的运气因素。目前的流感属于冬温。朱肱《活人书》:“冬温,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则伏寒变为温病,宜葳蕤汤”。从此例显效病例中感受到,只要辨对病机,用对方药,临床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是五运六气指导临床的意义,也是中医的魅力。(洪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
用运气治疗时病发热
今冬流感,很多医生都感觉到了退热比以往治感冒难。在学会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之前,笔者临证常用葛根汤治疗感冒发热,并遵《伤寒论》之法,嘱患者服药后覆被焐汗而取效。然而今冬用葛根汤治疗虽也能在3~4天退烧,但患者退烧后易咳嗽不愈,甚者转为肺炎。回顾这些患者的治疗过程,发现他们普遍有严重口干、咽干等津液不足的症状。究其原因应是津液顾护不及,退热又不够迅速所致。学习了五运六气理论后,知道今年运气“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发热患者的口干、咽干不是一般的伤津之症,乃岁气所为,治疗时当作为第一要证,方可避免发汗伤津后的各种变证。
在顾植山的指导下,针对今年的气运特点,应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葳蕤汤治疗发热,使我们这些年轻的临床医生也有机会体验到“效如桴鼓”的感觉。
案1:胡某,女,42岁。主诉:发热4天,疲乏,头晕,昏沉,大便干。刻下症见:发热,恶寒,疲乏,头晕,咽干、咽痛,干咳,体温38.9℃。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处方:玉竹10克,白薇10克,独活10克,杏仁10克,麻黄10克,川芎10克,石膏30克(先煎),甘草10克。2剂。
服药2剂后,体温降至正常,余症痊愈。
案2:王某,男,39岁。平素易感冒,每次感冒发烧要5天以上才能退热。主诉:发热1天,头晕,恶心,口苦,口干,乏力3天。舌红、苔白燥厚,中有裂纹,脉浮。给予葳蕤汤(方药同案1)2剂。服药1剂半后体温正常,稍有咳嗽,继续调理3后天痊愈。
按:葳蕤汤中以玉竹、白薇、石膏滋阴生津、清热凉血,首先符合今年燥热的运气特点,其他药物的解表功效才能充分显现,临床才可效如桴鼓。顾植山教导学生说:“不懂运气,我们是在撞运气;懂了运气,才能识运气,用运气,紧紧抓住运气,让它成为我们临证的好工具。”(王文华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五运六气指导治疗流感
丁酉年入冬以后气候仍偏于燥热,冬行春令,精气失藏,导致流感大范围爆发。作为农村的基层医生,每天门诊患者中,约一半是感冒患者,大都有高热、干咳、身疼痛等症状。我根据龙砂医学顾植山对此次流感的治疗思路遣方用药,疗效颇佳。现将典型医案分享如下:
案1:朱某,女,46岁。2018年1月9日就诊。主诉:高热两小时。恶寒寒战,四肢厥冷,无汗,头疼,周身骨节酸疼,体温39.1℃,口渴较甚,饮水不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数。
处方:羌活12克,防风12克,苍术12克,细辛4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生石膏40克,甘草10克。一剂。
上一篇:关于感冒咳嗽的食疗食谱
下一篇:临床应用从龙汤治咳嗽 自汗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