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源教授辨治咳嗽的经验附医案举隅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发出咳声、咳吐痰液。其既可以作为多种肺系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有症状而出现,又可视为一个独立疾病。中医虽有“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之说,但纵观临床,其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将之并称。
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扩张、鼻后滴流综合征、胃食管反流、肺癌等多种疾病过程中,临床上凡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表现者,均可按中医的咳嗽辨证论治。但因病因病机相对复杂,故其证治规律不易掌握。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教授,学验俱丰,在临证实践中溯本求源,执简驭繁,对咳嗽的辨证治疗颇具特色,疗效确切。
现将刘景源教授辨治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并附医案举隅。
1论病机,主肺失宣肃、痰气交阻
宣发和肃降是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肺需正常宣肃方能吐故纳新,其一切生理功能均由此实现。若外邪内干于肺或者其他脏腑疾病而病及于肺,皆可以导致肺气宣降失常而发生咳嗽,恰如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中所言:“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若肺气不利,通调水道失职,则上焦水津不能通降与布散,便停聚于肺,化为痰饮,故先哲素有“肺为贮痰之器”之论。
肺气不利则生痰,痰生则阻滞气机,两者常相互影响,因而咳嗽一病,常气郁与痰阻并见。《医学三字经·咳嗽篇》中指出:“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故每当季节变换、气候更迭、寒温失调之时,外邪干及肺卫,肺失宣降则发为外感咳嗽。禀赋不足及衣被不敛之人尤为多见。若由情志不遂、饮食不调、劳逸失常等引起肺脏自病或脏腑功能失常、病及于肺者皆可致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可相互为病,外邪迁延日久,可转为内伤咳嗽,久咳正虚,御邪不及者又易为外邪所扰。
基于以上认识,刘老师提出,咳嗽的病因病机,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最终均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不利,痰湿停聚。
专家介绍
刘景源 教授、主任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擅治: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自汗、盗汗、头痛、失眠、抑郁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胃病、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眩晕、脑血管病、中风、内分泌失调、甲亢、肝病、胆囊炎、胆石症、肾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糖尿病、关节炎,男性遗精、阳痿、前列腺炎、不育等,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功血、更年期综合征、带下病、乳腺病、不孕,痤疮,小儿厌食等。
上一篇:厨房里的咳嗽特效药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