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咳的方法 辨证施治让肺的宣肃功能恢复正常
寒风瑟瑟,呼吸道疾病高发,大家耳边咳嗽声自然是此起彼伏,咳嗽剧烈时更是昼夜不停、胸痛声嘶、气急痰多。一方面患者是咳得无可奈何、捶胸顿足;另一方面家属亦是深受其害,一是关切焦虑,二是咳声扰眠。若是小孩患咳,家长更是彻夜不眠。可见一个小小的咳嗽,顽固起来也是让人烦恼不已。
一般常见的上、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因多有明显的咳痰、发热、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或啰音、血白细胞升高、X 线胸片肺纹理增多或斑片状模糊影等临床表现,故治以常规抗菌、化痰止咳等,多可药到病除。
但遇到顽固性咳嗽,若可待因(麻醉止咳药)这一王牌武器都无法解决,西医基本是束手无策的。很多老百姓都不了解,其实中医在咳嗽的治疗上有着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咳嗽不离乎肺,也即咳嗽总是从肺发出,肺属娇脏,主宣发肃降,主呼吸,肺合皮毛,不论任何原因,只要引起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异常,就会出现咳嗽、咳痰、气急等。
但是能引起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异常的原因是很多的,最常见的就是风寒、风热、燥等外邪从人的体表(皮毛)或鼻息(呼吸道)而入,肺为娇嫩之脏,外邪入肺,或致肺气郁滞,或致肺热郁结,或致肺之阴津耗伤,肺之宣肃功能失常,当然会引起咳嗽咳痰。
故咳嗽的治疗就是通过辨证施治让肺的宣肃功能恢复正常,则咳嗽自愈。
听起来中医治疗咳嗽好像是很简单,只要让肺之宣降功能恢复正常即可。其实这仅是中医治咳的总原则而已,要让失常的宣降功能恢复正常,又是谈何容易!
能引起肺失宣肃的原因可是成百上千,必须得有经验丰富的中医经过仔细地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配合必要的体格检查、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检查,精细地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方能制定出合适有效的中医处方。即找出导致肺失宣肃的罪魁祸首,然后依据他的严重程度,患者体质,进行处方用药。
中医虽认为咳嗽不离乎肺,但还有后半句:“咳嗽总不止于肺也。”《黄帝内经》所说的“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亦是此理。也就是说咳嗽不是仅仅只由外感(风寒、风热、燥)引发,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都是相互关联影响的,其他脏腑的功能异常会通过经络而影响肺的功能。故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两个大方面进行论治。
中医治咳的方法
外感咳嗽:
1. 风寒咳嗽:咳嗽、痰白、恶寒、鼻塞、流涕、咽痛、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咽部无明显充血。治以宣肺散寒止咳,小青龙合剂可用。
2. 风热咳嗽:咳嗽、痰白或黄、发热、鼻塞、流涕、咽痛、舌尖红、舌苔薄黄,咽部明显充血。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银翘片合急支糖浆可用。
3. 凉燥犯肺:咳嗽、痰白、恶寒、鼻塞、流涕、咽干、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咽无明显充血。治以散寒润燥、宣肺止咳,小青龙合剂合蛇胆川贝枇杷膏可用。
内伤咳嗽:
此类咳嗽无鼻塞、流涕、咽痛、恶寒等外感症状,多为慢性咳嗽,反复发作,且五脏六腑病机变化无穷。如:痰热壅肺,痰湿阻肺,肺肾阴虚,肝火犯肺等。
遇到顽固性咳嗽建议大家不妨试试中医药,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同时因为滥用抗菌素危害甚大,咳嗽初起即选中医药治疗,起效更速,不良反应极少。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