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芪酒
小黄芪酒——(痰证) 痰证是因痰湿停滞体内而表现出来的病证,因其所停部位不同,表现亦不一样,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滞在心,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可见痴呆、神昏;痰停于胃,可见呕吐恶心,痰在经络筋骨,可见瘰疠痰核,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临床又分寒痰、热痰、湿痰,燥痰、风痰等不同类型。 历代治疗本病所用药酒,有以祛风散寒、扶正固本为主者,常用黄芪、附子、防风、牛膝等药,如小黄耆酒;有以消痰下气为主者,常用苏子,如苏子酒;有以燥湿健脾为主者,如苍术酒;有以清热滋阴为主者,如玉露酒。 (《备急千金要方》)
【配方】黄芪、附子、蜀椒、防风、牛膝、细辛、桂心、独活、白术、芎、甘草各三两,秦艽、乌头(集验用署预三两)、大黄葛根、干姜、山茱萸各二两,当归二两半。
【制法】上十八味咀,少壮人无所熬练,虚劳人微熬之,以绢袋中盛,清酒二斗渍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大虚加蓰蓉二两,下痢加女萎三两,多忘加石斛、菖蒲、紫石各二两,心下多水者,加茯苓、人参各二两,署预三两。酒尽,可更以酒二斗重渍滓。
【主治】大治风虚痰癖,四肢偏枯两脚弱,手不能上头,或小腹缩痛,胁下挛急,心下有伏水,胁下有积饮,夜喜梦,悲愁不乐,恍惚善忘,此由风虚五脏受邪所致,或久座腰痛,耳聋卒起,眼眩头重,或举体流肿痛痹,饮食恶冷, 恶寒,胸中痰满心下寒疝,药皆主之,及妇人产后余疾,风虚积冷不除。此药攻痹甚佳,服一剂得力,令人耐寒冷补虚,治诸风神良。
【用法】先食服一合,不知,可至四五合,日三服,服后小热宜冷饮食。服之不尔,可暴滓捣,下酒服方寸匕,不知,稍增之。 说明:《普济方》无乌头,余同上。
近期更新
- 治金疮浸酒方
- 治霍乱转筋酒方
- 治鹤膝风挛酒方
- 治鹤膝风病酒方
- 治寒热诸疟方(二)
- 治鬼疰劳气酒方
- 治腹中紧张酒方
- 治风无问新久及偏枯顽痹不仁
- 治风冷脚气酒方
- 治风经效鼠黏根浸酒方
- 治风毒膝挛酒方
- 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又方
- 治风毒骨痛酒方
- 治耳聋铁酒方
- 治跌打酒
- 治赤白下痢酒方
- 治鼻塞眼昏疼痛脑闷方
- 枳茹酒
- 枳壳酒方
- 枳壳浸酒方(一)
- 枳壳浸酒方(二)
- 蜘蛛浸酒方
- 栀子酒
- 鹧鸪酒
- 柘根酒(一)
- 柘根酒(二)
- 榨木皮酒
- 增损茵芋酒
- 泽兰酒
- 皂荚乳香酒方
- 皂荚酒方(二)
- 枣子酒
- 月季花酒
- 远志酒
- 愈癣药酒
- 愈疟酒
- 愈风酒方
- 愈风酒
- 欲蛇龟酒方
- 郁李酒
- 玉露酒
- 鱼灰酒
- 涌泉酒
- 樱桃酒
- 饮蛇龟酒
- 饮酒令人不醉方(一)
- 饮酒令人不醉方(三)
- 饮酒令人不醉方(二)
- 银酒
- 淫羊藿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