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灰叶下珠

别名: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健脾消积。主治小儿疳积;风湿痹痛。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5~15克。 各家论述 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疳积。《新华本草纲要》

摘录于:《中华本草》

青灰叶下珠

拼音名:Qing Hui Ye Xia Zhu

英文名:all-grass of Greyblue Leaf-flower

中药青灰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青灰叶下珠的根。夏,秋季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

形式青灰叶下珠 落叶灌木,高2~4厘米。枝无毛,小枝细弱。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3厘米,宽1.4~2厘米,先端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花簇生于叶腋;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数朵至10余朵簇生,萼片5~6;雌花通常1朵,生于雄花丛中,子房3室,柱头3。浆果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具宿存花柱;果柄长4~5毫米。花期4~7月,果期7~10月。

性味与归经

辛;甘;温;归肝;脾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健脾消积。主治小儿疳积;风湿痹痛。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5~15克。

各家论述

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疳积。《新华本草纲要》

摘录于

《中华本草》

“青灰叶下珠”图片

青灰叶下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