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根
别名:
功效与作用:活血调经;祛风湿。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5~30克。 用药宜忌 孕妇慎服。
摘录于:《中华本草》
大叶黄杨根
拼音名:Da Ye Huang Yang Gen
中药大叶黄杨根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的根。冬季采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
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3~8米。小枝近四棱形。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米;叶片厚革质,倒卵形,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3~6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2.5~3.5厘米,一至二回二歧分枝,每分歧有花5~12朵,花白绿色,4数;花盘肥大。蒴果扁球形,径约1厘米,淡红色,具4浅沟;果梗四棱形。种子棕色,有橙红色假种皮。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
活血调经;祛风湿。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0克。
用药宜忌
孕妇慎服。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