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花
别名: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主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季热;疟母;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用药宜忌 妊娠慎服。 《贵州民间药物》孕妇忌服。
摘录于:《中华本草》
冷水花
拼音名:Leng Shui Hua
别名:水麻叶,白山羊,甜草,土甘草,山羊血。
中药冷水花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冷水花,多年生草本。茎肉质,高25~65厘米,无毛。叶对生,2枚稍不等大;叶柄每对不等长,长0.5~7厘米;叶片膜质,狭卵形或卵形,长4~11厘米,宽1.6~4.8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浅锯齿或浅牙齿,钟乳体条形,在叶两面明显而密,在脉上也有;基出脉3条。雌雄异株;雄花序聚伞状,长达4厘米;雄花直径约1.5毫米,花被片4,雄蕊4,较花被片长,花药白色;雌花序较短而密,长在1.2厘米以下;雌花花被片3,狭卵形,长约0.5毫米,中间1枚较长,外面具钟乳体,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稍偏斜,淡黄色,表面有疣状点。花期7~9月,果期9~11月。
性味与归经
味淡;微苦;性凉。
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主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季热;疟母;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0克;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用药宜忌
妊娠慎服。
《贵州民间药物》孕妇忌服。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