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叶一枝花
别名:
功效与作用:滋阴润肺;补虚;止血。主治肺热燥咳;痨嗽;虚损劳伤;虚热;盗汗;肾虚腰痛;外伤出血。
使用方法:内服:煎汤,15~3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干叶研末撒。 药材处方 《滇南本草》乌须发:独叶一枝花同草果捣烂,晒干为末,合丸。每服一钱,以扁柏叶一钱同服之。《贵州草药》治虚热:雨流星草五钱至一两,炖肉吃。《贵州草药》治肺燥咳,吐腥臭痰:雨流星草,马鞭草,车前草各五钱。煨水服。 各家论述 《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腰疼腿痛。取花为末,生肌长肉。
摘录于:《中华本草》
独叶一枝花
拼音名:Du Ye Yi Zhi Hua
英文名:Herb of Flabellate Hemipilia
别名:雨流星草,肾子草,一面锣,落地还阳,鸡蛋参,独叶一枝枪,扇唇舌喙兰,鸡肾参,独叶参,单肾参。
中药独叶一枝花为兰科植物扇唇舌喙兰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扇唇舌喙兰,多年生草本,高20~28厘米。块茎长椭圆形,长1.5~3.5厘米。茎稍弯曲,基部仅有1叶,广心脏形,长2~10厘米,大小变化很大,先端尖,基部心形或圆形,抱茎,全缘,上面绿色,具紫色斑点,背面紫色。花茎中部有2鳞片。总状花序长5~10厘米,常具3~10朵花;花苞片披针形,短于子房;花中等大;萼片绿色,中萼片近卵形,长9~10毫米,宽3.5~4毫米,先端钝,侧萼片斜卵表,等长,宽5毫米,先端钝;花瓣紫红色,阔卵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片,近急尖;唇瓣扇形,紫红色,长9~10毫米,宽8~9毫米,先端及边缘幸免具不整齐细锯齿,基部骤狭成短爪;距绿白色,长15~19毫米,长于子房,渐尖,短口外具2枚胼胝体;子房细圆柱形,无毛。蒴果,种子小,多数。
性味与归经
味甘;微苦;性平;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
滋阴润肺;补虚;止血。主治肺热燥咳;痨嗽;虚损劳伤;虚热;盗汗;肾虚腰痛;外伤出血。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干叶研末撒。
药材处方
- 《滇南本草》乌须发:独叶一枝花同草果捣烂,晒干为末,合丸。每服一钱,以扁柏叶一钱同服之。
- 《贵州草药》治虚热:雨流星草五钱至一两,炖肉吃。
- 《贵州草药》治肺燥咳,吐腥臭痰:雨流星草,马鞭草,车前草各五钱。煨水服。
各家论述
《滇南本草》:治一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腰疼腿痛。取花为末,生肌长肉。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