鳡鱼

别名:鳏,魠,哆口鱼,大口鳡,水老虎,黄颊,杆条鱼,黄颊鱼,鳏鱼,竿鱼

功效与作用: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治反胃呕吐;脾胃虚弱。

使用方法:内服:煮食,100~200克。 用药宜忌 疮疥患者慎服。

摘录于:《中华本草》

鳡鱼

拼音名:Gan Yu

英文名:Yellowcheek carp

别名:鳏,魠,哆口鱼,大口鳡,水老虎,黄颊,杆条鱼,黄颊鱼,鳏鱼,竿鱼。

中药鳡鱼为鲤科动物鳡肉。春夏用网捕捞,捕杀后,剖腹,除去内脏,洗净,取肉鲜用。

原形态

鳡鱼,体延长,稍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长而尖,口大,端位,口裂末端可达眼前缘的下方,吻尖,呈喙状,吻长远超过吻宽。下颌前端有一坚硬的骨质突起。眼中等大,向两侧突出。头上于眼径的比例变化范围很大。下咽齿3行。鳃耙排列稀疏。无须。鳞小,侧玫鳞110~117。背鳍3,9~10,很小,起点位于腹鳍之后,臀鳍3,10~11,尾鳍分叉很深。生活时体色微黄,背部灰黑,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浓灰色,颊部和其他各鳍呈淡黄色。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功效与作用

健脾益胃;温中止呕。主治反胃呕吐;脾胃虚弱。

使用方法

内服:煮食,100~200克。

用药宜忌

疮疥患者慎服。

摘录于

《中华本草》

“鳡鱼”图片

鳡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