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
别名:鳝鱼,黄鳝
功效与作用: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主治虚劳;疳积;阳痿;腰痛;腰膝酸软;风寒温痹;产后淋沥;久痢脓血;痔瘘;臁疮。
使用方法:内服:煮食,100~250克;或捣肉为丸;或研末。外用:适量,剖片敷贴。 用药宜忌 虚热及外感病患者慎服。 药材处方 《本经逢原》大力丸,增力气:熊筋,虎骨,当归,人参等分。为未,酒蒸大鳝鱼,取肉捣烂为九。每日空腹洒下两许。《云南中医验方》治久痢虚症,便脓血:黄鳝鱼一条,红糖三钱(炒)。将鳝鱼去肚杂,以新瓦焙枯,和糖研未,开水吞服。《便民食疗》治内痔出血:鳝鱼煮食。
摘录于:《中华本草》
鳝鱼
拼音名:Shan Yu
英文名:eel
别名:鳝鱼,黄鳝。
中药鳝鱼为合鳃科动物黄鳝的肉。捕捉黄鳝,可以采用钓捕,网捕,笼捕,干塘捕捉等方法。多鲜食或加工成鱼干,罐头等。
原形态
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头圆,吻端尖,唇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及腭骨上部有细齿。眼小,为一薄腊所覆盖。两处鼻孔在腹陪合为一,呈“V”字形。体无鳞。无胸腹鳍,背,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点,腹部灰白。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与作用
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主治虚劳;疳积;阳痿;腰痛;腰膝酸软;风寒温痹;产后淋沥;久痢脓血;痔瘘;臁疮。
使用方法
内服:煮食,100~250克;或捣肉为丸;或研末。外用:适量,剖片敷贴。
用药宜忌
虚热及外感病患者慎服。
药材处方
- 《本经逢原》大力丸,增力气:熊筋,虎骨,当归,人参等分。为未,酒蒸大鳝鱼,取肉捣烂为九。每日空腹洒下两许。
- 《云南中医验方》治久痢虚症,便脓血:黄鳝鱼一条,红糖三钱(炒)。将鳝鱼去肚杂,以新瓦焙枯,和糖研未,开水吞服。
- 《便民食疗》治内痔出血:鳝鱼煮食。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