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医祖扁鹊精神绵延
近日,从河北省中医药工作会上传来好消息,为加快推进河北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河北2016年将大力培育发展健康旅游,鼓励各地在有条件的旅游区,开展药浴、中药熏蒸等养生保健项目。省中医药管理局将配合省旅发委,承办好“首届中国(河北)康养旅游大会”,制定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宣传推介内丘扁鹊庙、安国药王庙、以岭健康城以及滦平、涉县中药材种植基地等中医药特色旅游景点,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
中医药+农业 绿色生态闪耀燕山
河北承德境内拥有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达670种,名贵药材20多种,全市中药材种植达58万亩,“热河黄芩”享誉全国。
早在2014年9月,省长张庆伟对承德市政府呈报的《河北省燕山(滦平)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建设方案》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协调省农业、卫生等13个部门给予大力度政策扶持,示范区建设由此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通过打造试验示范、标准化种植、产地加工、旅游观光养生四大板块,示范区已经成为承德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动力。按照规划,到2020年底,承德中药材种植将达到100万亩,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每年的春夏季节,种植园区内百草生辉、清香逸远,黄芩、知母、红花、黄柏、苦参等51种中药材,延展出‘农业+工业’‘农业+旅游’‘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风情景观。”该市农牧局局长张学东在下营子村种植园区对笔者说。
滦平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金山岭长城、白草洼森林公园等驰名中外,特别是300年历史的清朝皇家文化为该地特有的品牌,每年全县接待游客40万人次。滦平县县长崔瑞祥在谈及该县如何做足优势深耕文化时说:“我们要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皇家文化、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的内涵,以京津冀辽蒙等地人群为主要目标,发展观光旅游和养生养老产业,开发娱乐采摘、健康养生、农事体验等系列产品,开设养生旅游线路,举办养生文化节等活动,打造皇家养生圣地、中医健康养生基地”。
中医药+文化 医祖扁鹊精神绵延
河北内丘是华夏医祖扁鹊的生前封地、行医圣地和逝后葬地,境内的扁鹊庙是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纪念扁鹊庙群,被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为擦亮“扁鹊文化”金字招牌,近年来,内丘县依托国家4A级景区扁鹊庙建筑群,打造面积350平方公里的扁鹊文化产业园。南赛乡党委书记李国亮介绍说,扁鹊文化产业园分历史文化传承区、扁鹊文化产业核心区、中草药种植区、鹊山旅游度假区、古村落体验区五大板块,是一个集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教学科研、中医药休闲养生、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药材物流贸易于一体的多功能健康产业园区。
中医药+休闲 健康需求多维满足
2015年以岭健康城景区被石家庄市旅游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批准为“石家庄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同年被中华国际医疗旅游协会确定为“医疗健康旅游国际认证体系产业示范基地”。以岭健康城以养生休闲游为主打,是国内首家“医-药-健-养”一站式健康养生服务平台,游客可以品尝舌尖上的养生药膳、还可以在“养精、通络、动形、静神”四大养生会馆里体验中医特色养生休闲项目。
该企业还开发健康食品、保健饮品等近200种,也成为颇受游客喜爱的旅游伴手礼。
中医药+民俗 人文情感延续千年
河北安国被称作“天下第一药市”,中药材交易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近百年。
2001年6月,药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对外开放时间在360天以上,接待国内外游客6万人次;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后,为进一步发掘传承安国药王文化,2007年安国市中药文化博物馆建成投用,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达3.4万人次。博物馆内有500余件实物、300余张照片、上千种药材标本及大量文物资料、复古雕塑。目前,药王庙、中药文化博物馆、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企业工业游示范基地、中药材旅游购物基地构成了安国“千年药都”独特的旅游产品,吸引着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的游客。(吴寅莹)
上一篇:江湖人自己的习俗和行话隐语
下一篇:中医文化展现医院人文情怀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