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到中国医学 望闻问切能守本创新
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同学们,面对即将开始的蜕变,你们准备好了吗?作为一名关爱你们的师长,在此我为你们开张处方,期望有助大家将来能对社会“望闻问切”,配伍好自己的人生。也就是:
望闻问切闯世界,
配伍人生绣华章!
望闻问切世界
望闻问切,明时代趋势。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你们赶上了追梦的好时代,这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是年轻人无所不能的时代。你们的青春梦想与中医梦、中国梦紧紧相连!你们无比自信地去追逐吧,你们在母校经过文化、哲学、科学沃土的培育,一定能够敏锐地捕获一切人生出彩的机会。当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新的学术与科技思潮不断涌现,方兴未艾,它已从根本上颠覆了人类改造世界和自我、改造环境和生活、探索宇宙和未知的方式方法,极大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你们身处的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无限机遇和可能的时代,希望你们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同时,也一直怀抱引领社会进步和创造人类文明的远大理想。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格局带来的众多机遇中,我坚信南中医学子一定会大有作为!中医药需要传承好,更需要发展好与利用好,你们就是践行“三好”的先行者。同学们,为了你们的梦想努力奋斗吧,奋斗是青春最美的礼赞。
望闻问切,知科技前沿。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从克隆活体组织和器官到3D打印生物材料。3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进程化,并已悄然渗入到中医药领域。3D打印技术已经导致医学行业的巨大革命。中医药是中华医学与文化的瑰宝,随着当代医学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中医药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与竞争,中医药要保持自身的永恒魅力就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发展与创新,而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需要中医药创新型人才。
时代正赋予同学们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要求你们具有足够的知识素养和技术支撑来履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神圣使命。这也正是南中医加强学科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交流合作的目标所在,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培养出更多第三次革命浪潮中的优秀弄潮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我们南中医人的努力,有更多的病患能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一流的诊疗服务,能用上更好的具有精准疗效的药物,甚至能有力地推动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这些需要你们在各自的岗位笃实勤奋,博学进取,先做好事情,再好好做点事业,有一天再像屠呦呦教授那样震憾一下世界。
望闻问切,能守本创新。中医药学到中国医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术”与“道”、“流”与“源”的区别。在生命和精神层面上,往回看,我们的先辈在蒙昧的状态中,凭着近乎天启的直觉,体会到天人合一、辩证整体和转化相生,这无疑是一种混沌的大智慧。往前看,科学家们正以条分缕析、洞察入微的无穷尽的探索实验,一点点去接近世界和宇宙的终极奥妙。至大者至小,至精者至粗,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往回看和往前看,我们会发现,过去和未来之间,东方和西方之间,有着令霍金为之感动、让我们为之奋斗的“遥远的相似性”。只有通过我们努力建立以中医药为主体,包容或借鉴现代医学的中国医学体系,才能实现中西医文化的融合,思想的撞击,并且包容并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实现新的升华与飞跃。
配伍好自己人生
同学们,通过“望闻问切”对时代和社会有了总体的知晓与把握,那如何“对症下药”、“配伍”好自己的人生呢?我也想讲三点:
把握机遇,“相须”人生之路。“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未遇“风云”之前“金鳞”只能作池中物,可见机遇之重要。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机遇,机遇是挑战,更是我们实现梦想的途径。希望大家紧跟时代变革的步伐,积极主动去了解形势、分析形势、预判形势,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把握住时代带来的机遇。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我们坚韧的精神和青春活力,踏出一条开阔的人生之路。
近期更新
- 元宵节养生之民俗活动
- 立冬“补冬”习俗有哪些
- 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传说及生活习俗
- 重阳节习俗吃什么美食
- 清虚静定,并非教人去世离俗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仁、和、精、诚”
- 传统中国医药包括三个部分
- 河南中医学院展示中医药文化
- 首都国医名师许彭龄 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
- 著名中医临床家王嘉麟 独特的治疗体系
-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 中医文化颂
- 春分饮食养生习俗 吃春菜和糕点
- 清明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外出踏青好处多
- 中国传统文化与营养学的发展
- 谷雨的饮茶习俗
- 五行养生格言
- 立冬吃什么好 立冬习俗大盘点
- 国医大师张琪话膏方
- 秋季养生保健常识 看“秋冻”是否合适你?
- 发掘李时珍文化 弘扬中医药国粹
- 中医药文化同道家哲学思想的渊源
- 道家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
- 大国医朱丹溪 辨治喘证
- 中国“国医”
- 内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翻译
- 秋季养生 一些民谚勿盲从
- 长沙马王堆中医药文化
- 梳理文化的主脉:聚精、养气、存神
- 中医药文化核心文化之内涵
-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
- 朱师《劝学篇》记录
- 标新立异的中医文化建设
- 祖国医学论年老血衰
- 中医药文化之核心价值体现
- 《道德经》讲天、讲地、讲自然
- 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 国医大师颜德馨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 勤问勤写 重视实践 崇尚创新
- 国医大师李振华健脾疏肝疗胃病
- 中医是中华文化传承
- 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 国医大师陆广莘医学思想的形成
- 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普及
- 习俗中巧妙运用中医药
- 对中医药文化进行文化学解构
-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 中医药文化研究者当自觉、自信、自强、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