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挖掘中医药数据库 推进中医药改革
12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主持党组学习中心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王国强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势,要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中央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准确把握上来。中医药系统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信心,奋发有为,扎实做好中医药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王国强要求,要结合中医药工作实际,抓好会议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落实好中医药各项工作,推动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推动将中医药走出去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不断开创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二是要认真研判经济发展新常态给中医药工作带来的新机遇,主动谋划、超前应对,找准结合点、寻求突破点,推动中医药改革发展。三是要深刻理解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统筹当前与长远,总结好今年中医药工作,谋划好明年工作。四是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良好的工作作风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马建中、王志勇、闫树江,局机关各部门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可以追溯到十年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专项研究。此后,在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中,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专门保护制度被写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一年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传统老字号、道地药材、民间民族医药和中医经典名方等方面的专题性研究。
如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再次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就是想通过调查摸清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存续状况,为有代表性的中医药传统知识建立档案,并建成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技术体系。
下一步,将如何实现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和有效利用?调查组认为,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把保护落到实处。
制定经验名录是重要部分
刘氏“小锡壶”的故事在吉林磐石市小有名气,磐石明城卫生院骨伤科的刘长军就是刘氏“小锡壶”中医正骨第五代传人,“小锡壶”历史源远流长,但有关史料毁于文革,至今仍是刘长军的心头之痛。
当年,刘长军的高祖父和祖父刘子臣来到磐石小城子(今明城镇)行医,刘子臣为其祖父提壶打酒背药箱,因此而得名“大锡壶”和“小锡壶”。“九一八”事变后,祖父刘子臣多次秘密前往红石砬子红军洞,为杨靖宇的抗日联军治病疗伤。
在《磐石县志》和市文史办,调查组有幸查到了“小锡壶”的保存史料。目前,“小锡壶”中医正骨已被列入磐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像刘氏“小锡壶”这样的中医经验传承在我国还有很多,如何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是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制定中医经验名录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医知识体系确有贡献的名中医,应当将他的贡献编入名录中,不应仅是将其经验保存下来、形成文字,对其经验的理解吸收和提炼升华更应成为传承过程的重点内容”,上海市中医药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刘春辉坦言,以往口传心授的方式中经验以人为载体,具有不确定性,受人为影响程度大,很多经验在传承过程中灭失了。将中医经验编入名录,使其文字化甚至数字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传承人个体的依赖。
构建数据库是关键环节
悬壶60多年的南昌人“王阿婆”,原名王士清,是名儿科中医,针药并用独树一帜,擅长治小儿疳积、惊风、泄泻、湿疹,挽救了数万垂危病儿。
1958年,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时,她毫无保留将秘方和全部设备、药品献出。
此次调查就是在全国各地寻找身边的“王阿婆”,让中医药传统知识得到有效保护,构建数据库是关键环节。
上一篇:自制药盒防漏服
下一篇:立夏之后好好保卫你的后天之本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