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又要包饺子了 饺子好吃妙招
我国民间有“初一饺子初二面”、“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要过年了,又要包饺子了,专家提醒大家:饺子好吃,但要健康吃。
荤素搭配最健康 有人认为,饺子纯肉馅或馅里肉越多,饺子就越香。其实不然,从营养角度讲,纯肉饺子馅不利于消化吸收。给肉馅里加些蔬菜,不仅味道好,被吸收率也可提高到80%左右,营养更全面。蔬菜含有纤维素,还可促进人体肠胃蠕动,有助消化。如白菜含有维生素A、B、C、D和钙、磷、铁等矿物,荤素皆宜。它还有通利肠胃、除胸闷、解酒的药效。韭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糖类、蛋白质等,还含有一种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有温补肝肾、助阳固精的作用。它能刺激肠胃、引起消化器官兴奋,增加食欲,又能杀菌。
油盐要适量 许多人调饺子馅时,觉得只放肉不够香,所以就另外加很多油盐和酱油。其实,我们吃的油已经过量了,所以饺子里点到为止即可。多加盐或酱油口味是好了,可吃进去的盐也就多了;吃盐多了,血压就会升高。所以,油适量,盐要少。
蔬菜水分要保留 不要把菜汁倒掉。据测定,大白菜去汁后维生素会损失60%以上。若倒掉菜汁,几乎是把大白菜、萝卜中大部分维生素扔了。可以这样做:把菜馅剁好后,先将菜汁挤压出来置盆中,拌肉时和酱油陆续加入,充分搅拌,使菜汁渗入肉内,然后放上菜搅匀。若是素饺,也可以先把菜馅剁好后,倒入锅(盆)里,加入食油(菜子油)轻轻拌和,让油把菜包裹起来,再放食盐和佐料。这样,既保留了营养,饺子馅也会鲜嫩适口。若是韭菜肉馅,菜馅用油拌和后,再把拌好的肉馅(已放足盐)倒入,混合均匀即可。菜馅先拌油,被一层油膜所包裹,遇到盐分就不易脱水。
吃完饺子别喝茶 吃完水饺后不要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鞣酸会与肉类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作用的物质,导致肠蠕动减慢,不仅容易积食腹胀,还会影响排便,增加了有毒物质重吸收的机会。
和饺子面加个鸡蛋 和饺子面时要分次加水,将面和匀和透,软硬适中,和好后用湿布盖住。和面时如果加一个鸡蛋,这样不仅增加了蛋白质,而且下水煮时,蛋白质凝固收缩,起锅后“收水”快,皮结实,饺子挺括美观,吃起来口感好。
拌馅朝一个方向搅 在调制饺子馅时,要慢慢往馅中加水,并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动,待肉馅比较稀时,再加盐。馅的瘦肉多,可多放水,肥肉多则应少放水。然后再将剁好的菜和肉馅一起拌匀,不要多搅,否则会出汤,如出汤,可掺些干面,也可放到冰箱或室外晾一晾,油脂一凝,就稠了。
肥肉馅加点鸡蛋 用肥肉做馅,由于含油量多,吸湿性差,想其中打酱油或花椒水比较困难,此时可在馅中加些鸡蛋(每500克肉加蛋2个),即能吸水,又使肥肉不腻,吃起来味道更好。
擀饺子皮三要点
饺子皮不宜过薄 擀饺子皮,各家有各家的习惯。但多数人觉得“薄皮大馅”好,其实不然。饺子皮过薄,摄入过多的肉、菜,并不利于营养均衡。饺子皮可以不用太厚,因为皮厚不好煮熟,口感也会稍差,但塞入满满的馅料也同样不可取。
加入粗粮更营养 比如使用带麸皮的全麦面粉,或者在面粉中加入豆面,不仅增加了B族维生素的含量,而且粗粮中富含的纤维素也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面皮中加蔬菜汁 如加入菠菜汁的绿皮饺子、加入胡萝卜汁的黄皮饺子,会增加营养素含量,但要有所选择,比如菠菜汁本身含有草酸,会影响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而面粉本身含的植酸也会影响矿物质的吸收,所以含有草酸的蔬菜菠菜、空心菜等并不适合加入。胡萝卜汁、西红柿汁是比较好的选择,儿童更应该多吃加入此类蔬菜汁的面皮。
上一篇:五色糯米饭色香味俱全
下一篇:甜味不代表含糖量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