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 中医为药引来用
眼下正是冬枣采摘季节,冬枣,既可鲜食,又可晒干或烘干食用。《齐民要术》所论的42种果品中,枣居首位,与桃、李、杏、栗并称为“中国五果”。冬枣还是滋补良药,有强筋壮骨、补血行气、滋颐润颜之功效。《本草纲目》载:“大枣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随居园饮食谱》中载冬枣“鲜者甘凉。刮肠胃,助湿热。干者甘温补脾养胃,滋营充液,润肺,食之耐饥……以北产大而坚实肉厚者,补力最胜。”枣仁可作兴奋剂,炒黄后又可做镇静剂,有安静、养心、敛汗、健胃、消食等功效,树叶、树皮、树根也可以入药,枣常被中医作为药引来用,有“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枣”、“每日吃三枣,七十不显老”之说。
冬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含有较多维生素A、维生素E及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于健全毛细血管,维持血管壁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冬枣中还含有芦丁成分,芦丁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药物。故冬枣有助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等病。
冬枣含有糖类和维生素C及环磷酸腺苷等,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能促进肝脏合成蛋白,增加血清白蛋白含量,调整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等作用。
冬枣中富含的环磷酸腺苷能参与人体多种生理活动,调节免疫系统,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冠状动脉,降低胆固醇,抑制癌细胞增殖。
冬枣可生吃,也可熟食,还可加工制成枣干、枣泥、枣脯、枣酱、醉枣、熏枣、蜜枣、枣茶等,用它炖鸡、炖鸭、炖猪脚等,都别具风味又甘美滋补。
不过,冬枣糖分丰富,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冬枣虽可常食,但不可过量,否则引发便秘。
上一篇:室内养花当心缺氧
下一篇:洋葱泡红酒护膝防痴呆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