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大放异彩“三六九”伤科源远流长

    被列为浙江省“非遗”项目名录《绍兴“三六九”伤科》代表性传承人、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院长、副主任中医师傅宏伟领衔的《绍兴“三六九”伤科学术经验相关研究》于2014年12月6日通过评审。专家认为,这一研究古为今用,在继承中求发展,其成果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柯桥区中医医院是绍兴“三六九”伤科主要传承基地之一。2013年该院门急诊达52万余人次,出院1.4万余人次,业务收入1.7亿余元,比3年前2010年分别翻了一番,今年的业务又显著增长。

 

    这家地处绍兴市多家“三甲”大医院夹缝之中,“院龄”不到10年的浙江最年轻的县区级中医医疗机构,其业务势头何以能越来越旺?主要靠姓“中”,靠中西医结合,其中传承弘扬“三六九”伤科功不可没。采访中,该院许多医务人员对记者如是说。

 

    “三六九”伤科源远流长

 

    记者来到柯桥区中医医院,迎面就见“三六九”伤科鼻祖稽幼域大师铜像。

 

    据介绍,绍兴“三六九”伤科出于寺僧,原名绍兴“下方寺里西房伤科”,自宋迄今,历800余年,名噪江浙。为方便百姓就诊,自光绪年间起,下方寺僧医每逢农历三、六、九在绍兴城,二、五、八在萧山城,一、四、七在寺内坐诊。因每逢三、六、九在绍兴行医,门庭若市,久而久之,“三六九”便成了“下方寺里西房伤科”的代名词,“三六九”伤科之名由此而来。

 

    “三六九”伤科与少林伤科一脉相承,医武兼修,针药并用,专擅手法,注重调护,黑膏药更是远近闻名。“三六九”伤科有6支传人支脉,至今,仍执祖业者主要集中在绍兴地区,有三个支脉的后人仍以此为业。其中,傅氏“三六九”伤科几经传承,久盛不衰,是绍兴“三六九”伤科中传承连续、保护完善、前景广阔的代表性支脉。2012年,绍兴“三六九”伤科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傅宏伟为这一“非遗”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

 

    傅宏伟介绍,目前,“三六九”伤科现存医籍有鼻祖所传之《下方寺里西房秘传伤科》《下方寺里西房跌打大成》《下方寺里西房伤科秘本》等,尤为珍贵的是傅氏家传秘本《里西房方药集》《下方寺伤科医录》两本手抄本。

 

    《里西房方药集》分药品歌、诊相、拔捺、夹敷、修正法、医治法、忌宜、脏腑施治、论治身骨脉及秘授跌打损伤神药方、金疮论诸节。《下方寺伤科医录》记录了“三六九”伤科丰富的治伤经验和精髓,包括创伤诊断、手法、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及预后、宜忌等,书中“取出碎骨、别骨补之”的记述,是我国古代异种骨植骨的重要史料。特别是抄本保存了“三六九”伤科独特的用药经验,如洗药方、麻醉方、接骨方、桃花散、七厘散、末药方、膏药方等,其所体现的学术观点与诊疗经验,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柯桥区中医医院已成为绍兴“三六九”伤科主要传承基地。

 

    继承创新硕果累累

 

    傅宏伟说,为把“三六九”伤科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首先要抓好继承。他举例说明,“三六九”伤科有四大诊疗特色:四诊互参,尤重按摩;手法整复,法整病变;夹板固定,善用树皮;内外兼治,辨证用药。正骨有拔、扯、摸、提、按、摩、推、拿等“八法”。秘制膏药制作步骤有11个,选用不同类型的膏内中草药达三四十种,这些传统伤科的诊疗特色,在柯桥区中医医院得到广为继承。

 

    为了更好继承发扬“三六九”伤科,傅宏伟将世代传承保管下来的《里西房方药集》《下方寺伤科医录》秘本献出并展示于众。傅宏伟还突破传统医学教育狭隘,跨越“医术秘不传外”的雷池,把凝聚绍兴“三六九”伤科治伤精髓的家传秘本,几经整理、考证,并得以逐一点校,编著出版了《下方寺伤科、里西房方药点校本》,全书达48万字。家传秘本点校本的出版,不仅体现了点校者对“三六九”伤科调研颇深,通过诸本对勘,考证史实,补益漏缺和纠正错讹以求取真义,更是体现了作者心底的无私,将家私和盘托出。《点校本》为继承和发展“三六九”伤科提供了翔实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