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秘密:守比补更重要
现在很多人重视养生,铺天盖地的养生信息让大众们应接不暇,市面上的各类补品让人眼花缭乱,大家也纷纷接招,不管自身体质如何,照搬照做,什么补身体就吃 什么。中医有个基本观点叫“同症不同证”,意思是生病的症状相同但可能导致该病的原因不同,所以在治疗时要对“证”下药。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三者相互为用,是保持和恢复人体健康、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和功 能,为养生长寿之根本。比起一味的“补”,守住精气神才是根本之法。下列几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不“守”却“补”不但达不到养生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话多耗气伤津。
中医认为,“多话语则耗气”,如果长期从事教师、话剧演员等用嗓过度的职业,很容易耗气伤津,频频出现口干咽燥等症状,或咽炎、喉炎、声带息肉等疾病。此 时若用甘寒的胖大海、麦冬等泡水,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还可能因药物寒凉而损伤脾胃。这是因为只补阴,忽视了益气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当少说话,减 少用嗓,守固气阴;如实在无法避免,可在胖大海、麦冬基础上稍加太子参、蜂蜜等,可益气生津。
熬夜伤血。
中医认为,与无形的阳气相比,有形血液属阴。“昼则养阳,夜则养阴”,夜晚是养阴血的重要时间。如果经常熬夜,或因各种原因长期昼夜颠倒,会导致阴血耗伤 而出现健忘、脱发、月经不调等症状。此时最需要做的不是服用阿胶等补血之品,而是立刻调整作息,守护阴血;其次,可在睡前热水泡脚,能够引火归元,促进睡 眠;再次,可以将龙眼、红枣、百合等配小麦熬粥,以养血助眠。
纵欲伤精。
肾精来源于先天,又有赖于后天的水谷滋养,它在人体起着生殖繁衍、充养髓骨和调节全身机能的作用。房劳纵欲而伤精者,不仅会表现出生殖方面的异常,还可见 骨软乏力、脑空无物和身体温度感觉异常等表现。在这方面,中医养生提倡“守精”:首先要做到节欲保精;其次应适当参加户外活动,疏理肝气,健运脾胃,以后 天养先天;此外,还可以用黑豆、薏米、核桃等煮粥调养。
过劳耗气。
合理的劳作,有利于疏通气血、活动筋骨、增强体力,但违背常规过度劳作,就会影响到健康。中医认为,“生病起于过用”,只有劳逸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才能守住正气,维持体内平衡状态,达到健康长寿。
悲则气消。
《黄帝内经》认为,“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这句话是说,过度悲伤会导致心肺之气消耗。一般悲伤爱哭的人, 就比较容易神色黯淡体质差,这是心肺之气被伤的表现。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调畅情志,防止过悲伤气,可运用《内经》五情相胜理论,“喜胜悲”,在人悲伤时, 尽量用能调动喜悦情绪的事物缓解其悲伤,比如讲讲笑话,外出欣赏美景等,分散其注意力。思虑伤神。
过度思虑容易耗伤心神,导致心神失养,整日恍惚不宁。中医认为,惊、恐能抑制思,可以准备一些“小惊喜”,暂时让人从思虑中脱离出来。平时适当放空自己,出去散散步,舒畅心情,多吃一些瓜类豆类等疏肝健脾的食物,对守神有一定帮助。
上一篇:傣族特色磨药法
下一篇:范志红详细解答 甜杏仁PK扁桃仁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