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 一个神奇的学科 徐谷根

徐谷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代谢学会分会常务委员。主治糖尿病、肥胖、甲状腺疾病、痛风(关节痛)、骨质疏松、高血压病、尿崩症、垂体瘤、消瘦、月经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特色医疗包括减肥综合治疗肥胖及糖尿病、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甲状腺穿针及注射治疗甲状腺结节。

  记 者 黄旭君

  通 讯 员 高 龙

  出诊时间:

  周一、三、五上午

  出诊地点:

  广州市新港中路466号大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名医

  故事

  内分泌,一个神奇的学科

  从1988年从医到现在,徐谷根在内分泌科近30年,直到现在,他依然觉得内分泌是一个“神奇”的学科。

  “如果把人比作电脑系统,其他科室是搞硬件的,内分泌是搞软件的。像心血管科、骨科、眼科等,它们都像研究电脑的硬件,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有形的,而内分泌则是研究激素、代谢,虽然能用仪器检测到,却看不见摸不着,就像是电脑的软件,肩负着指挥整个系统的调节作用。”徐谷根说,从读书时候开始,他就对能够体现人的整体的内分泌科感兴趣,因为其他科只是研究人的局部,但内分泌主要研究激素,对整个人都有影响,“比较神奇,也比较全面,未知的领域也更多”。

  激素让不治之症有了痊愈可能

  在徐谷根看来,软件是靠开发的,随着科学发展,内分泌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细。“以前中医说内分泌,是一个大而虚的概念,因为他们没有激素的检查。内分泌就像电脑的软件,如果检测不了软件,就没办法知道疾病治疗的方法。所以现在的内分泌已经是一个非常具体非常精确的技术。”徐谷根表示。

  比如说胰岛素,在胰岛素出现之前,糖尿病属于不治之症,现在有了胰岛素,糖尿病就有对付的办法。此外,很多问题也跟激素有关,比如个子长不高,利用生长激素可以解决;如果是月经失调,就是性激素的问题。“现在还有很多病我们还不知道是由哪个激素来控制,所以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激素研究进步,很多不治之症都有了治疗的方法。不仅是糖尿病,还有很多有关甲状腺、垂体的病,现在有了CT、磁共振,甚至是染色体、基因检测之后,患者的治愈率也随之大大提高。

  病案

  分析

  体重减了,血糖正常了

  48岁的杨女士,身高158厘米,体重却达72公斤,两年前被查出II型糖尿病。在当地就诊后,她被告知需长期吃药,但两年来血糖控制不明显。徐谷根检查后发现,其空腹血糖9.5,餐后血糖14.5,BMI达28.8,血脂及尿酸指数偏高,伴有重度脂肪肝。

  徐谷根介绍,“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非常密切,统计资料显示,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80%是肥胖者,杨女士就是很典型的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而减重是治疗肥胖和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

  以往的减肥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不足,不仅容易反弹,而且对血糖的控制也不理想。徐谷根在借鉴目前国内外各种减肥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科学、高效、安全的减肥方法,称之为“五个一疗法”。所谓“五个一”即:一种科学的饮食方法、一种高效的运动方法、一种有效而无副作用的药物、一种特效的减肥仪器、一套防止反弹的减肥措施。

  2周后,杨女士的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数均恢复正常,脂肪肝消失,体重也减至60公斤,目前已经停用了所有的降糖药物,恢复得非常好,和正常人没两样。

  糖尿病也可以甩掉药罐子

  徐谷根介绍,传统观点认为II型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B细胞功能会进行性下降,最终需要胰岛素的治疗。但他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大部分早期糖尿病或者是3年内的糖尿病是可以逆转的,部分患者并不需要终身服药。

  所谓早期糖尿病就是血糖比正常血糖高但又没有达到糖尿病标准,也就是空腹血糖在6.1~7.0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之间。早期糖尿病可以看作是正常人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如果不对早期糖尿病进行干预,80%的人经3年左右就会跨进糖尿病患者的队伍。

  徐谷根介绍,他潜心研究这“五个一”的“徐氏综合疗法”包括三大部分,一是通过“五个一疗法”减重,恢复到理想体重;二是纠正脂肪肝,使脂肪代谢恢复正常;三是恢复胰岛B细胞的功能,通过使用特殊的药物,必要时注射干细胞治疗,使遭到损害的B细胞功能恢复到基本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