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层次中药临床药学人才
8月20日《中国中医药报》刊登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梅全喜教授呼吁“尽快启动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文章,作为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和参与管理的中药师,我们非常认同梅教授的观点,要促进中药的合理使用,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就必须尽快启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
建议参考国外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中药临床药学人才
临床药学首先是在美国提出并创建的,美国的临床药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临床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的一员,在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临床药师的培养采用的是6年制的Pharm.D(Doctor of Pharmacy,药学博士)教育+2年的住院药师培训模式,Pharm.D毕业后通过药师资格考试即相当于国内的普通药师,再经过2年的住院药师培训才能成为临床药师。美国的Pharm.D更注重药学实践,尤其是临床上的药学实践,再加上2年的临床培训,毕业后完全能胜任临床药师工作。而国内的中药学教育与美国的Pharm.D教育相比有很大差异,国内的中药学教育尤其是硕士或博士阶段教育只注重基础研究,培养的是中药药化、药剂、药理等基础研究型人才,与临床完全脱节。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是将人才培养的方向由先前的研究型向职业技术技能型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就业的需要。而在中药学高等教育方面,搜索全国各省的中医药大学所设专业,目前培养的中药学人才都是中药药化、药剂、药理等面向小众群体的基础研究型人才,而面向大众群体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中药临床药学专业还没有一个中医药大学开设,具有职业技术素养的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因此,在此呼吁教育部门应重视中药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各中医药大学应以此次教育改革为契机,联合各自三甲附属中医院,参考美国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研究开设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科学设置中药临床药学课程,培养高层次中药临床药学人才。从本学期开始,我院联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在中药学研究生课程中开设了以梅全喜教授主编的《中药临床药学》为基本教材的中药临床药学课程,为中药临床药学的教育教学和中药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作出有益的探索。
建议借鉴国内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培养实用型中药临床药师
为了解决国内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2002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以期发挥临床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由于当时临床药学高等教育尚未全面开展,临床药学高等教育体系也尚未成熟,高层次临床药学人才紧缺。因此,卫生部于2006年启动了临床药师培训工作,先后在全国百余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立了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以岗位培训模式为全国各级医院培养临床药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临床药师体系已初步建立,临床药师已形成了庞大的群体,他们在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甚至是在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与之相比,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全国各大中医院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一直未启动,中药师的工作一直停留在“照方抓药”的初级阶段。与此同时,这些年中药、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用量逐年大幅攀升,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不良反应是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中药师在促进中药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已然远远落后于西药临床药学工作。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